众多《中国诗词大会》观众认为,整季看下来最看好的就是陈更,她是真正意义上的才女。
光彩夺目的舞台之外,她将自己的诗词感悟、从漫长的时光中积累起来的灵感和体会,比如对“暖男”杜甫的感动、对“月钩初上紫薇花”的意会、对李商隐《题僧壁》中生命意识的理解……写成了这部《几生修得到梅花》。
朋友们对她的文字有深度共鸣,他们说:“从陈更处重新理解了诗词,重新爱上了诗词。”“陈更用最感人的语言讲述诗人当时的心境”“还有比唤起人的初心更感人的吗?”
她的文章有很强的代入感,触摸平仄的温度、还原古典诗人创作“那一刻的情深”,发掘诗歌兴发感动的力量,将自己在信息时代,在理科实验室中读诗的独特心得与读者分享。以初心解初心,以初心唤醒初心。
她说:“我喜欢看似平白,但是很深情的诗句,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样的感觉。《武夷山中》的作者谢枋得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诗人。我本身也比较好静,我性格里也有倔强的成分。我特别喜欢这种有骨气的人,他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,被捕也绝不屈服,他写的诗也是那种清冷的气息,所以我比较喜欢有格调的、有意境的作品,而不是以华丽词藻来塑造的。”
“几生修得到梅花。”有文人风骨,有自我期许。这本书所呈现的,正是她每日读诗,从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样子。